公众号 剔青(tiqing1007)

读书笔记 |《我的职业是小说家》村上春树③

2018年2月14日

上午好,童童。

读《我的职业是小说家》的第三天。

 

上学时多看些有趣的书,电影,听听歌,交几个朋友……比纯粹为了应付考试的读书更重要。

但从现实层面来说,不好好念书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,就不能上好大学,不能找好工作(这一点倒也未必)。

鸡汤说上什么大学都没差,只要你认真努力刻苦坚定blabla,这是【哔】话。

每一天都要对抗环境对你施加的影响,身边的每个人都朝着你期望的反方向。

就像军训被分到了一个散漫的方阵队,所有人都在随便走,只有你竭力踢正步。

你能挺多久?

甚至关键不在于你能挺多久,而在于这部分的精力和意志的消耗,原本是你没必要支出的。

你的精力和意志是多么宝贵啊,吝啬点,花在刀尖上,别花在这种能靠一次考试规避的小地方。

 

粉丝数超过一个量级,就会失去实感。

从有血有肉的个体,变成面目模糊的“流量”。

想象一下,有一万人,活生生的,就站在你家附近的广场里,乍一看每个人都普普通通,没什么可说的,但你心里知道,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,一套人生哲学,都克服了各种各样的艰辛,生活着,就在此刻。

你不会觉得这一万人很少。

但当这一万人,因为关注了某个公众号,集合在线上虚拟平台里,这个公众号的运营者很容易失去现实感,人在他面前不再是一个鲜明的人,而是一串数字,由阅读量、留言、消息等组合的碎片式印象。

假设一篇推文的阅读人数是两千,想想看,两千人正在看你写的文章,不会感到开心吗?难道不想要更慎重一点吗?

奇怪的是,完全不会啊。

只会觉得,阅读量才两千,好低。

仿佛随着数字的扩大,对最重要的诉说对象——人的把握,反而越来越趋向迟钝。

 

神户有位老师,为了贯彻落实“不许迟到”的政策,上课铃一响就关校门,夹死了一个女生。

家长评论:“这是一位热心教育的好老师”。

我就记录一下。

 

“坑道里的金丝雀”是什么意思?

 

162-164页,我刚看到村上写“个人恢复空间”,还以一种轻松的,围观他人生活的角度。

后来越看越觉得,他说的就是我,这就是我正在做的事情的本质……

给自己挖了个避风港,借此小心翼翼地找到和现实生活的平稳接壤点,顺利的话,再由点扩充到面,最后,我就能完整地融入社会的氛围了。

说得有点惨是怎么回事??

大体上还OK的,也就偶尔才会感到自己格格不入,身边人很鲜活,我苍白单调。

我的经验是,需要有一个精神内核在心里和煦地燃烧,吐出不疾不徐的小火苗,否则会心虚,觉得自己选的路哪哪儿都不对,然后眼神慌乱,鼻头出汗。

自己没有内核,借别人的来烧一烧也行(maybe)。

 

陀思妥耶夫斯基,《群魔》。

夏目漱石的小说。

 

“(你)不能只看自己愿意看的东西,而是要看不得不看的东西。”

从这句话开始喜欢木元沙罗。

我现在非常想看这部《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》了。

 

想法在脑中盘旋再久,看上去再清晰,只要还没有真的写出来,化为文字,就还不算是真正成型的想法。

仅仅是一团随时可以变更形态的云雾。

人只能被行动改变,不会被思想撼动。无论那是多么蓬勃而富有生机的思想……不付诸行动,就什么都不是。

 

12:45

午安,童童。

下午要去泡温泉。期待地搓手手。


评论
热度(9)
©雁行凛凛 | 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