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众号 剔青(tiqing1007)

读书笔记 |《我们仨》杨绛

2018年3月3日

童童,晚上好。

现在是21:12,我还没想好看哪一本书。想看个轻松点儿的故事,又担心没有触动我的内容,想不出要和你说什么。

 

23:38,我看完了杨绛的《我们仨》,久闻其名,一直没看的一本书。我心里暗暗畏惧这类太过深情的文章,我害怕它太深情,也害怕它是虚伪的深情。分不清更害怕哪种多一点。

还好,在这里是真实的,我亲眼确认了,不是营销运作出来的,世界上真的存在过这么好的一家子。

看到后来很伤心,因为他们当年过的日子太苦了,没享受几年福,又到了老病的终末。

 

事情的发展总和期望的不一致,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往更麻烦的方向添堵。

周末想着明天可以睡懒觉所以今晚熬会儿夜,结果第二天早晨八点小区就开始有人家装修,“嗞嗡嗞嗡”的电钻声穿透紧闭的窗玻璃和门板,直往脑袋里钻。

和预想一致的未来极少出现,可我们又没法不去预想未来会发生的事情。有些大方向上的,比如你站在十八楼天台看风景晒太阳,要是翻过栏杆就会掉下去摔成番茄人肉酱,所以你脚步稳稳地站在栏杆里面,不会没事儿想翻出去玩玩。

 

看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可能像看一本书,只看他身上最好最华彩夺目的地方。

不该像看一根绳子,用放大镜找他身上质量最差、最容易崩断的部分。

说是这么说啦,我现在越来越多的,连看书都想找最差的部分好居高临下地嘲讽它。除非是那种我根本找不出瑕疵,或者说,连瑕疵都成为了风格的一部分,经典中的经典。

看待他人,能稍微少一点苛刻,少考虑一点两人间的关系好坏,更全面一些去看待,就已经是万幸。

自我保护的意识太强烈了。敏感到不是在说自己的事情,也会条件反射地反击。想象一只浑身是刺的毛球,一遇到危险就“噌噌噌”发射,全身的毛都炸楞起来,虚张声势。

 

杨绛先生说,“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,只会心上流泪。”

那我现在是一步步通往干枯吗?人总归是会老的,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还是,想想到老了会发生那么多难过的事,却连宣泄情绪的眼泪都库存告罄,不由地心生戚戚。

从现在起省着点哭,好攒多些留给老了的我用。

……说得信誓旦旦,跟这东西能攒似的。

 

从前牛津的警察还会检查居民有没有关好门?

戴着白手套沿街走,挨个把一家家的大门推推,遇到忘记关门的就说一声,想象那画面,挺可爱的。

这么说着我想起来《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》这部电影,欧维会帮邻居们检查门有没有关好,当时还觉得奇怪,管太多了呀小老头。现在想想不是欧维突发奇想一个人这么做,而是瑞典那边也有这样的习俗吧?

 

不善和人交往,总会被误解成不好相处的那类人(可能不是误解),着实令人苦恼。

不过那些最圆滑善于交际的人,肯定也有他们的苦闷。

这么开解一下自己,是不是就不会像围城里和围城外的人那样,互相艳羡?

 

新煮出来的“五分钟蛋”、烤面包、热牛奶、又浓又香的红茶、黄油、蜂蜜、果酱……我得记下来这一餐,光看都心生幸福感的甜蜜的早饭。

虽然拆开来看,其实没有一样是我特别喜欢的食物。但是放在一起是那么让人高兴,如果真端到我面前来,我一定也会开开心心地吃,就像不担心糖分摄入过量那样。

活着是很开心的事,遇到不开心的,吃火锅吧。

 

2018年3月4日,10:18

早……上午好,童童。

昨天晚上没写完,今早起来写的。

还是为没必要的目的熬夜了,想要每天都过得规规律律真难呀。

平常很忙的时候都能每天做到的事情,一旦周末休息了,有大把时间可供支配,步调反而会乱。 

《我们仨》版权页←可以戳哦

评论
热度(21)
©雁行凛凛 | Powered by LOFTER